導讀:遼寧人事考試網為您發布
2013國考筆試每日一練——11月9日
1、人類千萬年的歷史中,最()的不是令人目眩的科技,不是大師們浩瀚的經典,而是實現了對權力的(),實現了把權利關進籠子的夢想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珍貴 約束
B 重大 限制
C 成功 束縛
D 難得 控制
A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。“大師們浩瀚的經典”很少用“重大”來形容,所以排除B選項。“束縛”一詞多用來形容人,所以排除C選項。語境的含義是對權力的制約,不是限制,所以排除D選項。
2、互聯網怎樣影響了我們的社會和生活,這看上去好像是個()的話題,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,但事實上,有幾個人能把這個問題說清楚,說細致,說出點兒新意,說出點兒可意會不可言傳的()?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見仁見智 理由
B 眾說紛紜 道理
C 歷久彌新 獨見
D 老生常談 妙處
D[解析]這是一道成語和實詞辨析題。通過語境“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”,得知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話題,而不是強調紛爭,也不是強調歷久彌新,所以排除前面三個選項。同時“可意會不可言傳”和“妙處”搭配最合適。所以選擇D選項。
3、要解決孩子上幼兒園難的問題,()是各級政府要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,提高投入比例,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量,以滿足城鄉居民子女的入園需求。
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當務之急
B 首當其沖
C 理所當然
D 無可置疑
A[解析]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。“首當其沖”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困難,所以排除B選項。公共困難問題一般急于解決。所以選擇A選項。
4、在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里,在人們的()中,本已零落的古建筑更加凋零,每天都面臨著徹底消失的命運,如果教育能讓孩子從小感受古建筑所蘊含的魅力,讓他們懂得珍惜,就能最終積累出保護古代建筑最()的力量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忙碌 可靠
B 漠視 堅實
C 誤解 基礎
D 麻木 強大
B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。“人們的忙碌”不可能是“古建筑更加凋零”的原因,所以首選排除A選項。文中沒有涉及“誤解”的問題,“麻木”的程度稍重。所以選擇B選項。
5、任何城市的演變都是城市的歷史與新元素的(),城市的歷史和歷史建筑應當是我們的資源、城市的特色、而不應被看作城市建設的()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融會貫通 負擔
B 兼收并蓄 阻力
C 此消彼長 包袱
D 相輔相成 障礙
D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和成語辨析題。“融會貫通”的意思是“參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徹的領悟”,“兼收并蓄”形容的多是一個事物,“此消彼長”和文中含義并不相符。所以選擇D選項。
6、對經典的質疑不會使經典變得()。反倒有助于公眾更加清醒的認識經典的意義所在,并正確對待經典中可能存有的某些()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一文不值 不足
B 平談無奇 缺陷
C 百無一用 弊病
D 黯談無光 瑕疵
D[解析]這是一道成語和實詞辨析題。“質疑”不是“完全否定”,所以排除“一文不值”和“百無一用”。“瑕疵”是指小的缺點,而缺陷則是某一方面的缺失,詞義過重。所以選擇 D選項。
7、在金屬發展史上,從隕鐵的鍛制到人工冶煉鐵的出現,這一演進絕不是()的,而是經歷了長達600年以上的()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一蹴而就 摸索
B 自然而然 努力
C 一朝一夕 改進
D 輕而易舉 發展
A[解析]這是一道成語和實詞辨析題。語境中強調“長達600年的探索”,所以選擇并非“一蹴而就”和“摸索”。所以選擇A選項。
8、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”。只要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,以歷史的眼光()世界大勢,以戰略家的智慧()未來,以互利共贏的精神致力于發展,以務實開放的態度()區域合作,我們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,不斷譜寫出本地區和平、發展與繁榮的新篇章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運籌 展望 促進
B 觀察 把握 推動
C 分析 贏得 加強
D 洞察 謀劃 推進
D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。對于未來我們可以規劃和展望,所以排除BC兩個選項。同時,文中強調通過智慧,所以用“規劃”勝于“展望”。所以選擇D選項。
9、北極地區冰壺的逐漸融化,更()的意義在于北冰洋上將出現新航道,新航道的出現可以讓環北極地區國家()提出對北極地區的主權主張,不僅可以使本國獲得經濟和軍事利益,而且可以直接對其他國家的科學考察,經濟開發等活動進行()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深遠 趁機 干預
B 現實 方便 限制
C 重要 合法 監控
D 直接 明確 介入
A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。文中“提出主權”不涉及“方法和明確”,所以首先排除C和D兩個選項。“干預”的含義是過問,相對于“限制”詞義較輕,比較合適。所以選擇A選項。
10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大腦就像肌肉一樣,如果()鍛煉某個部分,就會使該區域增強,科學家發現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腦中用來控制左手的區域遠大于常人,因為左手按壓琴弦的工作比較(),而右手拉弓弦則相對簡單,同樣,閱讀盲文的盲人,其大腦中很大的區域()給觸覺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長期 緊張 安排
B 反復 繁瑣 分配
C 直接 勞累 劃分
D 刻意 復雜 預留
B[解析]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。文中不涉及“刻意”“直接”鍛煉的問題,所以首先排除C和D兩個選項。同時“左手按壓琴弦的工作”不是“緊張”而是比較的多,所以選擇“繁瑣”。所以選擇B選項。
11、品牌一詞,“品”在前,“牌”在后,這說明要先有“品”,才有“牌”,也就是說,要是沒有好的產品做支撐,單靠打廣告,搞贊助,即使能做出個名牌,也只是()。這方面的教訓()。所謂的“品”,不僅指“產品”、“品質”,還包括企業的“品行”,也就是說企業還要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掩耳盜鈴 比比皆是
B 曇花一現 不勝枚舉
C 名實不符 振聾發聵
D 浮光掠影 屢見不鮮
B[解析]通過第一個空排除A、D。掩耳盜鈴:掩:遮蔽,遮蓋;盜:偷。比喻自己欺騙自己,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。 浮光掠影: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,一晃就消逝。比喻觀察不細致,學習不深入,印象不深刻。通過第二空排除C 振聾發聵:聵,天生耳聾,引伸為不明事理。聲音很大,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。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,使他們清醒過來。
12、相對于中原地區,黃河上游人們的生活與風俗我并不熟悉,無法一下子()到心靈層面的東西。但我還是帶著()去拍攝,去體驗普通人的生活在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和的歷史面前是什么情形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感受 疑問 悠久
B 碰觸 好奇 變遷
C 深入 憧憬 沉寂
D 捕捉 敬意 滄桑
D[解析]第一空心靈層面的東西是無形的,排除A、C,根據最后一空“歷史”排除B。
13、一部本來頗有可能寫成論文狀的著作,讀來卻絲毫沒有艱澀之感,反而(),實在_要知道,在這樣一個高速運轉的社會里,一本()的書往往會被放在桌子上做臨時杯墊用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妙趣橫生 難能可貴 令人費解
B 引人入勝 匠心獨具 高深莫測
C 深入淺出 嘆為觀止 曲高和寡
D 平易近人 不可多得 枯燥無味
A[解析] 第一空與“艱辛晦澀”相反相對關系即“妙趣橫生”,排除B、D。第二空排除C項,“嘆為觀止”嘆:贊賞;觀止:看到這里就夠了。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
14、皮影戲在我國流傳地域廣闊,在長期的()過程中,其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()了各自地方戲曲、曲藝、民間小調的精華,從而形成了眾多()的流派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演變 融匯 標新立異
B 演化 吸收 異彩紛呈
C 傳承 借鑒 家喻戶曉
D 積淀 汲取 風格迥異
B[解析]通過最后“形成眾多流派”表示一定存在變化,第一空排除C、D,最后一空排除A“標新立異”。
15、許多人善意地對某人建言,內容值得一提,但時機不對,反而造成當事人的()與羞憤。有的人講話內容(),時機也對,但對象不夠成熟,講得再多也(),對不同的對象,要能講出適合他聽的話。
依次填入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:
A 尷尬 精辟 徒勞無益
B 不齒 豐富 白費口舌
C 誤解 透徹 無濟于事
D 苦惱 鮮明 枉費心機
A[解析]第一空應與“羞憤”同義項且比其語義輕,所以排除B、C、D。
相關鏈接:
咨詢電話: 024-86801562 86121919 86116716 31681519
報名地址:沈陽市市府廣場新華科技大廈(原火炬大廈)908室